風險分析的方法就是系統地應用現有信息, 以確定某特定事件發生的頻率及其后果的嚴重程度。我們在現實工作中對進出口貿易風險采用風險分析方法主要有,逐票風險分析、綜合風險分析和兩種方法相結合的方式。
一、逐票分析
通過把報關單數據和提(運)單電子數據以及以往風險案例結合起來,針對箱載數量與重量關系、實際經營人與代理人關系、毛重與凈重關系、申報貨物與裝載貨物關系、原產國與發運港關系、貨物流向等各方面情況,重點審核分析以下風險要素,識別、分析進出口貨物潛在的風險。
1、是否如實、準確、規范地填報商品品名和商品編碼;是否切實執行預歸類、預裁定決定;是否為海關監控的歸類差錯較高的商品;隨附關于商品的單證是否齊全、真實、有效;是否為新商品或未列名商品;是否為零稅率或低稅率商品;海關抽樣化驗商品結果的正常率。
如:上海某汽車制造企業進口已裝配燃油濾芯,申報的稅號為:84219990(其他過濾、凈化裝置用零件,關稅稅率5%),通過風險分析,該項商品屬于已列明商品,很多企業經常會錯誤第按凈化裝置用零件歸類,再進一步分析商品,進口企業為轎車生產,于是確定該油濾芯應該屬于轎車油濾器通用,是內燃機發動機的燃油過濾器類的,應該歸入84212300(內燃發動機的濾油器,關稅稅率10%)。
2、是否為列入海關價格監控高風險的商品;是否為進口稅率較高、國內外差價大的商品;是否為進出口量或價格在短時期內波動幅度較大的商品;是否為單票貨物進口量或進口額較大的商品;是否為偽瞞報價格情況嚴重的商品。
如:河南某縣的材料有限公司進口的威爾頓紡織機,每臺價值20萬美元,經風險分析該企業經營規模不大,進口如此昂貴的設備存在較大風險。
3、是否為AEO信用管理認證的“一般信用”和“失信企業”;是否符合貿易管制規定;是否存在侵權風險等。是否與艙單不對應;是否與正常的裝載量有較大的差異;件數是否正常;比重是否正常。是否為被其他部門列為應重點監管的企業和商品。
如:醫療器械價值高、專業性強,屬高風險商品。通過重點審核裝箱單、發票等隨附單據,并通過核算數重比判斷其申報數量是否準確。北京某貿易公司擬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酶標儀(90278099,關稅稅率0%)1臺,其貨值為40000歐元,毛重1128千克。經過風險分析,該種酶標儀的單臺重量僅為180千克,與其申報的1128千克相差較大,數量與重量的比重明顯不合理,經進一步核實貨物數量,此次進口的酶標儀為4臺,貨值應該是120000歐元。